close

meublog版權所有,不得轉載.jpg  

(圖片來源:meublog)

 

昨天的Podcast提到六成兒少有交友困擾,且苦惱於無法表達自己的真正想法。不僅是兒少,甚至大人也都有同樣的苦惱,尤其對親愛的家人,更難說出自己心裡想法,且做出來的行為與想法還恰恰相反?其實,心理諮商師許皓宜分析,問題可能就正是從兒少時開始累積。

 

許皓宜《聽孩子說 我們忘了的事》

n   故事的背後 失控的反向行為

孩子們對父母之間的一舉一動往往都十分敏感。

有研究顯示,特別是6~12歲孩子,會特別敏感於父母親之間氣氛。

就連父母親冷戰,孩子即使沒實際看到父母爭吵,也會感覺到父母的不快樂,還有些孩子會覺得,如果不是因為自己,父母親搞不好能另外追求更愉快的人生。

當這些感受沒有在家庭中被談論、解決或釋放,許多孩子會帶著這些包袱長大,進入到自己婚姻後,不知不覺地影響自己的家庭,形成一種內心很隱晦的焦慮感,容易在關係中有壓力或衝突的時候爆發。

當我們內心感到焦慮緊張,通常會做一些事情來讓自己好過一點,這是一種心理上自我防禦的方式,了解這樣的運作機制,就會發現,我們處理緊張焦慮的方式,不見得跟我們真正想要、渴望的連在一起,甚至會以完全相反的方式來進行。

若帶著過去的經驗來解讀週遭發生一切。人們常沒辦法把他的真正想法表達出來,反而用發脾氣的方式,以反向的失控行為,讓各種關係很複雜的攪和在一起。

所以,如果你也感覺到,自己在某些時候特別容易失控,在某些狀況下特別容易有反向行為。那麼,也許那些時候,也正是你最在乎且重要的時刻,並思考自己是否要選擇繼續用反向的方式來表達想法。

也許,某些重要的關係,值得我們這麼嘗試去做些不一樣的行動。

圖片7.jpg  按圖片查閱詳細書籍資訊

arrow
arrow

    聲活工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